「醫生說我要做假牙,假牙到底有哪些種類?」
「聽說活動式假牙連講話都會掉下來,這是真的嗎?」
「我有缺牙應該要植牙嗎?還是做假牙就好?假牙戴起來會不會很不舒服?」
隨著台灣醫學發達、逐步進入高齡化社會,裝設假牙的人口越來越多,但因為過去對假牙的各種刻板印象,例如活動式假牙只要講話就會掉出來等種種負面印象,讓大家對假牙望而卻步,不過其實假牙的範圍非常廣泛,就讓欣鴻植牙會館來一一為大家說明吧!
假牙有哪些種類?
假牙的種類大致上可分為活動式假牙和固定式假牙兩種,因為不同假牙適用的範圍不同,選擇假牙時考量的層面主要是牙齒情況、缺牙數量多寡以及經濟考量,可以從下表中大致看出。
傳統活動式假牙 | 固定式假牙 | ||||
局部 | 全口 | 牙套 | 牙橋 | 人工植牙 | |
定義 | 可以自行裝上拿下的假牙 | 單顆牙齒所做的固定式假牙 | 多顆連在一起的固定式假牙 | 在齒槽骨內裝置替代牙根,再裝上假牙 | |
適用情況 | 局部少牙 | 全口無牙或少牙 | 牙齒本質受到破壞,需要假牙保護,但牙根仍在且可使用 | 缺牙時在兩邊牙齒狀況許可下,磨掉兩邊健康牙齒做假牙支撐 | 單顆或是多顆牙齒缺損,甚至全口無牙 |
治療時程 | 從拔除結構不良牙齒開始約3-4個月 | 從根管治療開始約1-2個月 | 約1個月 | 視患者情況而定 | |
優點 |
|
|
| ||
缺點 |
|
|
|
|
做假牙前必注意的4件事
為了能夠得到最好的治療結果,無論進行任何形式的假牙治療,在製作假牙前有4件事情要留意:
- 無論想做任何形式的假牙,一定要先把牙周病以及齲齒治療好,如果在不理想的口腔環境製作假牙,容易造成假牙失敗。
- 每個人的口腔和身體狀況不同,假牙的形式也不盡相同。所以製作假牙前,要跟醫師討論清楚詳盡的治療計畫,並充分配合製作流程,而不是道聽塗說胡亂比較,如此才會有成功的治療效果。
- 醫師解釋治療方式時,一定要將每一種治療方式的優缺點及風險都講解完整,並提供相關資訊給您參考。自費檢查或治療項目,也要在檢查或治療前解釋清楚,並給您時間考慮和討論。
- 假牙製作完成後適應期的追蹤調整,和術後清潔保養等,都決定假牙好不好用和壽命長短,所以在治療前就要有心理準備,要願意花時間配合,耐心進行治療。
我適合植牙還是活動式假牙呢?
答案是不一定。人工植體支撐的固定假牙、活動式假牙,在咀嚼功能、異物感或是外表美觀程度等都較活動假牙來得好;但反過來說,活動假牙卻有著便宜的好處,因此到底要選擇固定假牙、活動假牙還是人工植牙,需要考量患者牙床狀況、身體健康情況、經濟狀況以及患者本身需求等眾多因素。醫師建議可以從下列幾點來做選擇:
1、 假牙功能
2、 外表美觀程度
3、 咀嚼舒適度
4、 是否會對現有牙齒造成傷害
5、 假牙使用的耐久程度
6、 是否容易清潔等
最好的方法就是到牙科診所請醫生評估,讓醫師知道詳細口腔狀況、身體狀況與預算考量,並詢問醫師解答疑惑。當然,您可以選擇到欣鴻植牙會館諮詢,由我們的醫師專業、慎重地評估,耐心、貼心與您進行溝通,了解您的實際情況、需求與預期效果,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案。